冯昭信 杂感

发布者:新闻中心审批人发布时间:2022-11-22浏览次数:78

作者简介:

    冯昭信,男,中共党员,1939年4月出生。曾在我校养殖系、科研处工作,2000年12月退休。  


学校门外(杂感)

    我是1967年来学校工作的,当时是大连水产专科学校(大连海洋大学的前身)。学校的大门也是现在这个位置,但门前却没有这样漂亮的马路,是一条土路。过了路有一个垃圾堆,垃圾堆下面就是大海。我每天早晨起来看大海,红红的天上飘着几朵红云。大海上养着海带,养海带的工人乘船从眼前驶过,一时兴起写了一首小诗:

眺东方, 红云烧;   望西山, 绿松娇。

船划过, 渔人早;   喜煞人, 黑石礁。

    近些年,学校大门外有很大的变化。修好一条漂亮的马路,修建了一条6公里多的跨海大桥,建了一座自然博物馆,海中的海带筏子也都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校门前的垃圾堆也无影无踪了。我又写了一首小诗:

眺东方,  红云烧;    望西山, 绿松娇。

楼矗立,  博物馆;    跃水龙, 跨海桥。

早晨练,  有广场;    晚休闲, 花园好。


人要学点真本事(真人真事真实的故事)

    1970年初,我从部队接受再教育回来(到复州湾)。我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复州湾在渤海边,是复县(现为瓦房店市)管辖的一部分。每天早上太阳一出我就起床,然后出去跑步锻炼身体。等别人起床时我已经吃完饭了,等别人洗脸时,我已经开始学习了。这就像在操场上跑,别人还在准备,我先跑出去了,等别人追上我的时候,我已经到终点了。我虽然比别人多付出,多辛苦,但我没有掉队,这就是我的胜利,这也是我的生活哲理。

    这期间,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俄文科普书《鱼类》,每天看这本书,既开了眼界,又学到了知识。学了一段时间,自己有了一些感想,也写了两篇科普文章。也就是这时候,大连成立了“科普创作协会”,有写文章的,也有画插图的,我参加这个协会写文章。

    1972年起学校招收工农兵学员,并让我给海渔系的学生上“鱼类学”课。有一天,刚下课,宣传部长张国芳老师找到我说:“课上完了?”

    我回答说:“上完了,有事吗?张老师”

    张老师说:“来,上我办公室来一趟。”

    来到张老师办公室,看到有一个40来岁的男人坐在他办公室。张老师指着我向来人介绍说:“这是我们学校的冯老师,刚刚下课。”

    然后他又指着来人向我介绍说:“这位是北京人民出版社李编辑。”和李编辑握手。

    张老师又接着说:“冯老师是教鱼类学的,平时爱写一点东西,最近发表了两篇科普文章。”然后他又说:“李编辑,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和冯老师说说,看他能不能为你们写点东西。”

    李编辑开门见山地说:“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5年了,出版行业也5年没有出书了,文化行业的市场很萧条。这几年青年们甚至连孩子们也不想读书,目前全世界科学水平发展地很快,不读书,不学知识,不了解世界科学动态,我们很快就会被别的国家甩在后面,到那时我们再奋起直追,恐怕也很难追上别人。我们研究,科普方面的书可以先出一些,给大家制造一些科学氛围,了解一些世界科学动态还是有好处的。”

    我问:“你们要哪方面的书?我是教鱼类学的,我只能结合我的专业给你们写点东西。目前的科学动态恐怕结合不上。”

    李编辑说:“我们是想做一批以各行业基本知识为内容的科普书,读者对象面可大可小。就是说可以是大人小孩都能看的书,也可以是给少年儿童看的书。内容面也很宽,哪方面的都行。你是教鱼类的,你写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好,大家也一定很喜欢。”

    我说:“书我过去没写过,可以试试看,最近我看了一些国外的材料,也是科普内容的,我想办法充进一些,写出来还有一点新鲜感。”

    李编辑高兴地说:“好!太好了,你这本书我就定了。咱们编的是科普书,有五、六万字就够了,但是目前群众没有书看,你最好在明年五一前交稿。”

    我说:“我目前事不是很多,大概问题不大。”

    双方留下联系方法,李编辑说:“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去电话。”

    我接到任务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到编写科普书上。我想:说是给出版社写书,但在整个写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己的信誉。特别是我是第一次接到编书的任务,更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本书读者对象面广,由少儿到青年,所以得有一定量的插图。资料从书上找,图从俄文科普书上采用一些,那时还没有复印,更没有彩印,所以图全是自己描下来再画黑白的。由于当时学校已经招了学生,我还有上课任务。我把一个暑假,一个寒假全部用上了,到1975年4月完成了任务,交给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7月《鱼类的生活》这本书由北京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央向各部(当时好多部都有学校——中专、大专、大学)下达指示,要求各部组织专家编写上课用教材。

    一天,学院文干院长找我说:“冯老师给你一个任务,你承担你这门课的教材编写任务。”

    我以为听错了,回问:“什么?让我编教材?”

    文院长说:“对!是让你编教材。编40个课时的教材。”

    我一听就懵了。说实在的,我不敢接这个任务,因为我是新教师,仅上了三轮课,连个中级职称都没有就敢编教材?真是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了。

    领导看我站那儿不说话,估计是我信心不足。他鼓励我说:“怎么,小冯?我看你一天挺有活力的,怎么信心不足了?其实,这门课的主编是我从别的学校争过来的。据我了解,咱们“水”字口这么多老师,只有你最近出版一本科普书。这就说明你文化大革命期间,业务一直没有放下。现在想让你真的施展施展本领,你怎么还缩回来了?”

    我听领导这么说,一下鼓起劲来了,说:“好!我接受领导给的任务,有什么困难我自己克服。”

    领导又补充了一句:“拿到任务还要赶紧干,苦干这一冬,明年开春要交稿,因为现在上课没有教材。”

    我心里也在想,大学已经招本科生,现在编的教材以后也是本科生用,是学生上课的正规教材。那就是说,教材不仅要赶时间,而且要有质量上的高度,要有科学上的准确性。这对自己确确实实是一次考验。

    除了上课以外,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编写教材上,晚上下班我也带着资料和稿纸。那时家里没有电视,吃完饭放下筷子就编教材,就这样干了一冬,教材还没有写完。马上要过年了,我也很着急,有两次妻子晚上在工厂上夜班,我吃过晚饭,碗也没洗,一直干到第二天大天亮。家里没有暖气,只有一个烧煤的小炉子,要想晚上能在家里干活,就得把家里的炉子烧好。家没有好煤,就是碎末,再赶上风有点不太顺,不仅是火不旺,还弄得满屋子烟。一宿烧了有20多斤煤,早晨倒出的煤灰一大堆。

    紧赶慢赶总算在春节前把教材写完了,春节过后我从头到尾又检查一遍就交稿了。

    1979年,海洋捕捞专业用《鱼类学》统编教材,由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教材有27万字,由于自1966年文化大革命起,已有13年没有教材,学生上课没有参考,故在出版后的几十年内,出版社曾7次印刷。

    总结《鱼类学》(第一版)编写的过程,自己找出三点经验教训:一是重视平常积累。文化大革命期间,一般人整天没有事东游西逛,我却在看书学习,我脑子里比别人多积存了一些资料;二是缺自己的东西,这次编教材几乎全是别人的材料,自己只做了一张鱼型与体轴变化关系表,缺自己的特色;三是比较乱,规范化和系统化不够。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对花鲈鱼进行研究,学校渔船为了配合我们研究,在渤海捕花鲈给我们提供研究标本,我们制作了花鲈骨骼系统标本、进行了肌肉系统观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方面的观察以及花鲈年龄、生长、繁殖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并画了相关的图。

根据这些材料我又组织编写了《鱼类学第二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约32万字。1998年5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印刷了2900册。

    由于第一版教材编写得比较粗糙,资料比较陈旧,第二版《鱼类学》教材,从形式上、内容上都进行了修订,其特点,集中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适用范围广泛性。本教材除供本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外,还适用于渔政管理专业、海洋渔业专业、水产食品加工、远洋船员培训等领域;②突出了应用性。由于近海资源结构变化,分类部分突出生产种类、适当增加远洋种类以及对幼鱼的保护措施等内容;③保持了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先进性。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压缩了形态学部分,充实了分类学部分,对经济鱼类增加了生活习性内容,做到“简而不失,详而不乱”;④贯穿了启发性。由典型泛及一般,突出典型鱼的结构,突出有代表性、常见的、生产性的鱼类,章前有思路提示,章后有问题参考;⑤渗透了创造性。在突出典型、精简文字、设计启发思路等都是以前同类教材所没有的。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深感到,日常的学习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未做过的事情要有足够的信心,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最后,就是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