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十华诞·展名师风采|刘长发:用师德风范和学识诠释“传道授业解惑”

发布者:新闻中心审批人发布时间:2022-09-06浏览次数:236

    刘长发,男,博士,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教30年,曾获得辽宁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大连市第五届三育人先进个人、中国民主同盟辽宁省优秀盟员,入选辽宁省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大连海洋大学委员会主委、辽宁省高校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海洋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水务学会理事,《渔业现代化》编委。曾任金普新区政协第八届常委、委员,中国农学会资源环境分会理事、辽宁省水产学会理事,《中国农学通报》编委、《大连海洋大学学报》编委,辽宁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和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评审专家。

    教有风度,学才有所成。严格意义上说,教学学术是从经验中升华而来的普遍性理论,也是个人教学哲学的现实体现。而教学管理经验对教学实践的作用显而易见。把一线教学经验融入教学管理过程,再从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角度考量具体教学的实施,从而提升微观教学质量是用心论道、潜心育人的有效方式。刘长发教授专注师德风范,专心学识存续,作为首任院长,他见证了海洋环境工程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在学校党委和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壮大了学院。他和学院教师一道增设了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及科研平台——辽宁省高校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任图书馆馆长期间,学校引进了Elsevier和Springer出版社部分学科网络数据库。从无到有、从零起步,这些工作无不渗透了他的目光、智慧和心血。

    潜心教育,辛勤耕耘教育科研一线

    刘长发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主讲本科生化学海洋学、海水利用技术、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等课程。在教学、科研的双重使命面前,教师的身份让他既要真心对待科研,更要用良心投入教学。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刘长发一直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自己的每一节课。备课阶段,广泛收集资料,博采众家之长,力求给学生最前沿、最丰富的知识。讲授阶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创新、尝试新的教学策略,让教学更具有启发性,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动探究性和积极性。

    他相信,每一个拥有一方讲台、面对一群求知若渴学子的教师,只要用心,都能在教研相长中做得更好,也会在日常教学之路上收获更多。他作为参加人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欧盟第五框架计划国际合作项目课题、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以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共11项。牵头建设了“养殖水环境化学”省级精品课和“化学海洋学”校级核心课程。发表了50余篇(部)教学科研论文以及专利、标准、软件著作权等。


    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课堂上,刘长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他总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触类旁通,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验中,刘长发总能从原理出发,抓住问题的关键,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2017级学生在评教中说,老师为人亲和,治学严谨,在传授我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积极给我们拓展许多专业以外的知识,这增长了我们对科研学术的认知性,对我们的专业素养的培养有积极作用。老师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见识颇广,在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学术能力的一种提升。

    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更应该在课外用所学知识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大学期间,学生怎样才能做到学有所用呢?那就是参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赛代学、以赛促学。刘长发指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研究洗车废水回用问题,设计了装置。学生参加第七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金奖,参加第九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刘长发因此获得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

    丰富自己,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全方位的,需要有良好的教研和科研基础与底蕴、需要有良好的教学设计、需要适应新时代需求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有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他积极承担科研项目,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使他们都能够参与到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伦理,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还能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海洋与渔业碳汇等科研成果已转化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教学资源。

    他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模式开展教学工作。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课堂上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他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教学工作;他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教学,以“海洋碳汇及其在实现‘碳中和’中的贡献”为题制作微课视频参加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他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不断追求创新,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提问式和讨论式教学转变。

    为使教学内容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做到有效教学、有效评估教学效果,他将课程知识内容总结为习题,并以国际上通用的布卢姆知识分类和认知过程分类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分析不同类型学生对所授化学海洋学课程知识的分类与认知,并寻求有效教学方法。他还整理出其中的试题,结合10年的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对不同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确定不同类型的知识是采用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育人于教书之中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课程内容需达成育智、育才的教学目标,课程思政需达成育德、育人的教学目标。站在新时代,刘长发一直以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作为不遗余力紧抓不放的教书育人抓手,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于教书之中。他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深入挖掘课程内容和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资源,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融入点。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2004年刘长发副主编出版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养殖水环境化学》,获得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2005年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2019年刘长发主编出版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养殖水环境化学》(第二版),获得首届辽宁省优秀教材建设奖。负责建设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2004年获辽宁省精品课。参与此后的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并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共享,2020年获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近年来,牵头建设了化学海洋学校重点核心课程。

    学有所得是学生学习课程的最好体验。上过他的课程的学生在评教中写道,“和老师良好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专业的热爱,刘老师让我们对化学海洋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同学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懂得了科学探索的艰辛”。

    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一线,满载硕果累累。刘长发深深地懂得教育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意义重大、任务艰巨的育人工程。他在言传身教中传递着孜孜探索的科学精神、提升着学生的学术能力,潜移默化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始终坚持把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同热爱学生的真实感情融为一体,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充分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他用点滴平凡事迹,践行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