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娜,我校海洋生物学2007级校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山东滨州人,1983年出生, 2010年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获硕士学位,目前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2010年至今就职于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现任研发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孙娜近年来主要从事水产育苗与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技术与海水池塘赤潮藻类的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河蟹生态育苗技术研究等。先后参与了国家科技研发及应用推广项目、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主持、参与编写盘锦市地方标准3项,被评为盘锦市三八红旗手,盘锦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202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坚持不断探索解决蟹苗生产难题,提升产业技术
孙娜从大连海洋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坚持12年扎根农业科研一线,从事河蟹生态育种、育苗技术 攻关与质量检测工作,用青春和汗水为当地河蟹养殖产业提供技术保障。水质问题是关系到蟹苗产量的关键因素,每年生态蟹苗生产季节,她都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日,日夜坚守在生产阵地进行池塘取样做水质化验分析,并及时地反馈与指导蟹苗生产,保证每一个蟹苗池的水质良好,保证蟹苗产量。在生态育苗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种非常严重的危害现象,蟹苗沉入池底死亡,导致整个池塘颗粒无收,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一水质突变问题,她采集了大量的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在我校雷衍之教授的指导下,最终实现了对这样一个天灾似的自然现象的精准控制。为了解决生态育苗的另一大难题——赤潮藻类对蟹苗的危害,她不断学习浮游植物的鉴别分类方法,在田间地头采集水样进行防治技术攻关试验,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找到了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既解决了害藻问题,也避免了使用药物对蟹苗造成的伤害和对水质的污染。为了实现对这两大危害现象的精准控制,她每年累计测定数据一万多个。在她的努力下,河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生态蟹苗产量提升30%以上,保证了盘锦市场的蟹苗供应量。
蟹苗的质量也是养殖农户最关心的问题,但是生态蟹苗不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商品,蟹苗市场也并没有科学和统一的标准,如何做好蟹苗质量检测,在出厂之前做好质量把关,是摆在孙娜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她带领质量监控研究小组科技人员从育苗阶段开始,对每一个池塘进行跟踪监测,从水质测定到饵料投喂,每一项都做好详细记录。在蟹苗出售之前进行严格的外观检查,从规格、颜色、活力到细微的寄生虫检查,不放过每一项可能影响蟹苗质量的因素。经过连续5年的实验探索,她制定了一套从外观检测到实验观察的一系列生态蟹苗质量的判定标准,企业每年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蟹苗质量控制,蟹苗出厂的合格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每年出售优质蟹苗5万斤以上,有效减少了养殖户的养殖损失,仅此一项技术的改进就使得养殖户增收近千万元。
立足工作岗位积极服务蟹农,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孙娜始终不忘并一直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她始终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积极投身于科普惠农工作,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讲师,她经常为广大农户进行水产养殖知识的培训,和养殖户座谈,了解他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场为农民解答在水产养殖方面遇到的难题,使广大农户的疑问及时得到解决。从每年的稻田插秧开始,她就为养殖户进行放苗前的水质化验和指导,到蟹苗的投放、养殖管理,全程进行到户服务。
2019年,当地河蟹产业遭遇“牛奶病”,广大养殖户一筹莫展。孙娜马不停蹄地开展防治课题研究,筛选、试验过的药物达几百种。3年来,她通过技术指导与药物防治,成功提升了养殖河蟹的成活率,为养殖户挽回损失400多万元。
协同育人无私奉献,为水产专业培养技术人才
孙娜所在的盘锦光合蟹业研发中心每年都要承担来自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实习实践和培养这些学校的研究生的任务。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是水产养殖专业学生最快掌握并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完成从理论型人才向实用型人才转变的过程,为了使他们更快地适应行业并热爱行业,孙娜每年都会为实习生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课程,她不仅耐心地解答学生们在专业上的问题,还细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激发了他们对水产行业的热爱与热情。她被大连海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聘为校外辅导教师,每年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和研究生的实践课题。多年来指导学生本科实习和研究生实践200多人。
孙娜始终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为水产科研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为行业的进步与百姓的增收致富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以百倍的付出来践行自己对党、对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她说:“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为乡村振兴尽力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