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十华诞·展名师风采|汪静:笃行致远,践行有爱的教育真谛

发布者:新闻中心审批人发布时间:2022-09-12浏览次数:214

    汪静,女,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曾任原理学院副院长。三十五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中,领悟、秉持、践行着爱的教育真谛。曾获得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大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现任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东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辽宁省海洋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要成为一名好老师,真正领悟教育的精髓与真谛,便要走进学生的心里,认识他、同理他、热爱他,在信任中因材施教,在宽容中循循善诱,在激励中谆谆教诲,因为“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长期致力于力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教学与建设的汪静就是这样一位与爱同行、与爱护航的老师。多年来,她始终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崇尚“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了实现“学高”,她潜心科学研究,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EI收录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为了践行“德高”,她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把知识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融为一体。教学中以身立教,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寂静又热烈,我与学生们都很享受这样的课堂”

    大学课堂里的聆听是一种对高深学问渴求的生动,大学课堂里的争辩是一种对独立思维碰撞的淡定。把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作为教学第一使命的汪静,就特别享受这种寂静又热烈的课堂氛围。为此,她在上课前,会想尽办法做好学情分析,向前序课程教师了解教授学生课程基础学习情况,向辅导员教师打听学生思想动态情况等,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备课时,她会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每节课的科学素质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各教学环节,撰写教案。课堂里,以问题贯穿课堂,打造对话、质疑和辩论课堂,焕发了课堂生机活力。于是,她的课堂,时而欢声笑语,人声鼎沸,引来不少过路师生的关注,时而鸦雀无声,万籁俱寂,连粉笔划过黑板上的吱吱声声都清晰可辩。

    她关注教学实效,坚持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统一。力学课程是应用物理学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要学好这门课程就需要高中物理知识和高等数学理论基础,而这些往往是省属高校学生的弱项。她在教学中努力与高中物理衔接,在熟悉高中物理教材和高等数学教材的同时,适时填补高中物理与力学教学内容缝隙,与数学任课老师沟通,共同扫清数学障碍。针对当前高中教学多采用题海战术,学生缺乏对物理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感悟,无法做到悟物穷理的特点,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研究《物理学史》《定性与半定量物理》《费曼物理学》等经典物理教材,观摩研究MIT等国内外视频公开课,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消化吸收后融入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她主编出版教材 7 部、数字课程 1 门,而深受学生喜爱的力学课程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学校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荣誉称号。

    “物理学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其物化成果可以极大地改变人类的文明,特别是近代物理学,更在解释周围物质世界的同时,为我们营造出内容丰富、思维缜密、不断创新、妙趣无穷的理论、方法与实验体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在这种抽象的统一性中,得到物质本质的揭示与认知能力的升华。”这是汪静课程教学里的心愿。

    “笃行且致远,我与同学们都喜欢知行合一的创新实践”

    学术研究本质上就是一种认知的提升、综合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探索行为。而将科研作为教学的“源头活水”,既能为教学注入培养创新能力的“灵魂”,又能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汪静在教学中强调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为此,她搭建了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平台。在学校领导及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牵头申报获批了辽宁省海洋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牵头申办了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授予权硕士点、生物物理二级学科授予权硕士点,并在学校开展了“本硕贯通协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与实践。

    她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核心内容是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她开设了物理学导论、物理拓展与应用、纳米技术与功能材料等本科课程及纳米生物功能材料等研究生课程,在教学中融入“科学研究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会如何剖析实验问题,制定最佳实验方案,独立操作,文献检索、科技写作与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力学理论课程中开设了综合训练项目,针对学生比较生疏的刚体定轴转动部分,用类比方法将其与质点直线运动规律进行类别,得到与数学表达微积分方程一致的结论,让学生们在学术探索中,欣赏到了对称美、和谐美与韵律美。她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项科技实践创新活动,以参与、合作、理解、实践等教学形式引领学生体验式与探索式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多视角,采取交叉思维的方式去探究复杂多样的未知世界,感悟艰苦曲折的研究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研究思维与方法的启示,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及协作沟通能力,汲取成长与个性发展的力量。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等获奖,并在《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实验》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通过多年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她主持了省级以上教改项目 8 项,第一作者撰写的“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等9篇教研论文在《中国大学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将多年科研、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并由科学出版社编著出版了《创新性物理实验设计与应用》《纳米效应与生物功能材料》等教材,“依托物理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等3 项研究成果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慈蔼又严厉,我与孩子们都很珍惜彼此的缘分”

    师者,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她的不苟言笑是对待学术的严谨有度,她的和蔼可亲是关怀日常的素色如锦。她说,教学不只是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更是师生之间思想沟通和交流,要把爱的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课堂里,她深挖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讲物理学家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惧失败、淡泊名利、不畏艰险、不惧权势,表现出崇高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她的第一堂课,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微信、e-mail等联系方式交给学生,方便学生交流。

    在课堂下,她更愿作他们的朋友。她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不辞辛苦为准备出国留学学生写推荐信,积极为考研学生提供指导,帮助联系校内外导师等。一位女同学,很小母亲就离开了她,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心,她默默关注、静静守候。得知,孩子要去韩国留学时,她像送别远行的女儿一样,为她准备吃的、喝的、用的,附带一些唠叨。临别时,孩子拿出那条织了一整晚的围巾。同学们毕业时,对她都是那么的恋恋不舍。汪老师至今还珍藏着一封学生临别时送给她的信:“喜欢您,喜欢听您的课,最喜欢看您的笑” ,“等将来有时间回来看您,就像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一样。等你老了,没有牙了,我就熬一碗粥,咱们唠嗑、吃饭,像母女那样”。

    三十五年育人生涯,她教授学生千余名,指导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论文近百人。她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几百位学生的联系方式,有的学生手机号更换后,也会第一时间通知她。她的办公室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光临,有的请她参谋未来规划,如何选报研究生的学校和专业,应聘工作单位是否合适,有的甚至请她为家里的弟弟妹妹作高考志愿填报辅导等。邮箱、QQ、微信,总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信息,有的向她发来节日问候,告知自己的纳吉之喜、晋升之喜等,有的向她反馈科研困惑,探讨学术方向调整、研究方法等。

    “人的一生在时间与空间跨度上,就是一场跋山涉水的缘分,我感谢我的学生们,他们的信任、理解成就了我对教育真谛的感悟与实践”。2016年,汪静为新教师作教学技能培训时,写下了这段体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兢兢业业、默默奉献、谦逊恭谨、勤勉务实的汪静教授,善于在挑战中寻求教学对策,乐于在困难中寻找教育方法,笃行致远,践行着向善、有爱的教育真谛,是学校“春风化雨、匠心育人”的先进典型。